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 | B.1.74万元 | C.2.4万元 | D.4.85万元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 )
①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④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 |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 |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