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  )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下半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约13.3亿人次,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约9 200亿元,同比增长22%。我国旅游市场日益火爆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提倡扩大内需,鼓励消费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物价下跌,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D.食品支出减少,恩格尔系数降低

下图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给减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③—④B.②—①—③ C.①—②—④D.②—④—③

2013年某企业生产的甲商品单位价值量为22元,共生产10万件商品,2014年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且货币贬值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价值量、数量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20元、10万件、200万元 B.25元、10万件、250万元
C.20元、13万件、260万元 D.25元、13万件、325万元

假定甲国以前一件10货币单位的M商品出口到乙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6。2014年乙国M商品实行零关税,甲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乙国的价格用乙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60、63 B.63、60 C.63、48 D.63、8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