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 200多人受伤;次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回答下列小题:陨石坠落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事件表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
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国务院关于《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中,提议将教师节由每年的9月10日改为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专家认为,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③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④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2015年“倡导全民阅读”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将书博会、书市等各种行业展会与全民阅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国家之所以重视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因为
①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
②文化可以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
④开展读书活动就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至今,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主要启示我们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
B.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
C.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
D.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 |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