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说明文阅读
3D打印技术
①美国近日制造出首支3D打印手枪,该手枪除击针为金属外,其余全部为塑料,由3D打印机分别打印完成,这令3D打印技术未来的应用领域备受关注。
②作为一种依托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和精密机械等多种学科的尖端技术,3D打印的专业名称应该是“快速成型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首先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三维的加工样式,然后将这些样式信息传递到3D打印机上,再通过特殊的胶水将液化、丝化和粉末化的固体材料堆积、粘合起来,“打印”出固态的物体产品。
③通过100多种不同材料的各种组合,根据三维的相片或三维设计图,能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内,按照1比1的比例,快速制造出1立方米以内的各种复杂的高精产品。从整形牙套到新款摩托车模型,从荧光笔到汽车轮胎,从人物雕像到无人机机翼,从台灯灯罩到建筑工程实物模型,从儿童在电脑上自行设计的三维怪物到F-16战斗机的零配件,从个性化的黄金珠宝到美国宇航局使用的火星探测车实物模型,这些具体的应用现在都是现实,而不是幻想。
④美国航天局已经表示,未来,国际空间站需要的零部件将不再需要从地球运往太空,而只需由地面控制系统输入一定程序,空间站上的3D打印机便可以直接制造出来。2013年初,最早的3D打印机制造商之一MakerBot公司证实,NASA工程师一直在利用3D打印技术为模型建造部件,其中包括“好奇”号火星巡视探测器。
⑤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于各国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之中。先进的3D激光打印机,不仅可以烧结或者融合塑料、蜡和砂子,还可以直接烧结金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国家实验室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3D激光打印机,该打印机为中国的商用飞机项目制造大型复杂部件,包括钛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激光将金属熔化后对金属结晶的控制。请你结合文章②③两段内容,概括“3D打印技术”的特征。
请说出第④段划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文章开头从美国制造的3D打印手枪说起的好处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共15分)
优等生的自卑
吴志翔
①我曾经在学校里体验过作为—名优等生的骄傲感。当时还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据成绩排名次的做法,两三年时间里,我几乎毫无争议地牢牢占据着榜首的位置。那时候我真是风光无限,有一次在全市大赛上获奖以后,进教室时同学们如众星拱月一般将我围在中间。平时,常常有同学送给我看他自己订阅的杂志,耐心地等着我一块儿去食堂,只要我招呼一声,也总是有人乐意跟我去打乒乓球或者到河边散步。当然,我也是老师眼里的红人。
②但是,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相信,我的心里埋着深深的自卑。我一直觉得,自己除了会读书、考试成绩好之外一无所长。我羡慕有同学能下一手出色的围棋或象棋,我羡慕有同学在全校运动会上百米跑的那种风采——最后冲刺时在现场掀起的那种欢呼对我来说太陌生也太有诱惑力了,还有能轻松做二三十个腹部绕杠的同学、能说几句话就逗得别人前仰后合的同学……我厌恨自己其实是一个多么平庸而且乏味的人。
③有一个高个子同学乐平,此人身上有一股不羁的潇洒劲儿,每次班级活动都是最活跃的组织能力也超强。更难得的是,这么一个略微带点痞气的人,学习成绩也很不赖。当然跟我相比还是逊了那么一筹。大概也正因为此,我一直觉得他斜视我的眼光里有一点点敌意。我记得有一个晚上,在二三十人一间的大寝室里,他用一贯看不起人的口气在那儿对另一个同学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听了以后马上就心虚地以为他是在讥讽我。因为就在那天傍晚,班主任直接任命我为校刊的副主编,我的心里满是战战兢兢,觉得像乐平这样的人肯定不服气。但是我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有点难受、又有点不安地入睡了。
④转眼高中毕业20年了,我跟乐平早已成为很好的朋友。聊天时说起往事,他怎么也不相信我居然还会自卑。他说他才自卑呢,表面上嘻嘻哈哈,但也曾暗中发力试图冲击我学习上的霸主地位,但每一次都失败了,眼看我似乎在不经意之中斩获一个个奖项,他也逐渐从嫉妒变成了佩服。他说之所以不太跟我说话,就是因为我不太跟他说话。
⑤他还说,如果那些成绩不佳的同学知道我那么羡慕他们,恐怕也不至于自动把自己归入“差生”的阵营,觉得中学几年了无意趣了,因为他们能从优等生的自卑感里收获一点自信,在“分数至尊”的畸形校园环境里也多少能体验到一丝成就感。
⑥如果你羡慕优等生,那么请相信你自己一定也有值得他羡慕的东西,这个世界上的尺度永远不会是单一的,你根本无须自卑。如果你是优等生,当然也没有必要太苛求自己的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但倘若心里会冒出一点点的自卑感,那也未尝不可,这点骄傲感背后的自卑感可以提醒你,你没什么好膨胀的,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考场上暂时的领先者而已,真正的挑战永远在考场之外。
(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7期).写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更难得的是,这么一个略微带点痞气的人,学习成绩也很不赖。
(2)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在普通学生的眼中,优等生充满了自豪感和优越感,为何文中的“我”还会自卑?这自卑表现在哪些方面?
.联系上下文,从下面选项中选取符合文意的一句放回⑥自然段的横线处。(只写序号)()
A.是牡丹就要盛放 | B.野百合也有春天 |
C.没有雄鹰不想搏击长空 | D.鸿鹄亦当高翔 |
.第⑥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读完此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
说明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用什么点亮黑夜
陈怡嘉
①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科技新闻:有人在健身房的地板下装上特殊的装置,收集人们跳健美操时蹦跶的能量,用来供应健身房本身的照明需要。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身上多余的热量成了脂肪,成了健康的负担,而我们同时又一直在向自然界索取能源。可惜,似乎这样的创新发明仍然无法大规模推广,离我们的生活仍然很远。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在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37%是由电力生产所产生的。家中雪白干净的插座,那一头连接的却是大量能源损耗、极高的碳排放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②火力发电的缺点人产早已知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1公斤煤产生3度电,同时会排放出很多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发电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浪费非常严重。
③水力发电曾经被视为获取清洁绿色能源的有效途径,大江大河被视作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逐渐深入,“水电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绿色能源”开始成了存在着巨大争议的问题。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建坝发电、控水灌溉的眼前利益晃得埃及人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从法老时代开始就靠尼罗河泛滥吃饭的日子,待到他们兴师动众地转移了坝区里的若干历史文物遗址、筑坝蓄水之后,却发现得不偿失:没有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淤泥,下游农地很快贫瘠下去,尼罗河入海口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鱼类不再集在河口觅食,坝区在若干年后即将被泥沙淤积,蓄水量和发电量开始下降,血吸虫病也开始流行。而当地区局势不稳、有战争隐忧之时,大规模蓄水的阿斯旺水坝又会成为惹眼的目标,一旦被袭击,大片土地将成泽国……这水坝建得闹心,成了烫手的山芋。1998年,一篇《水坝与发展》报告,尖锐地提出了“水坝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观点,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
?
④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50多年的历史,但1959—1995年间,全球就发生了18次重大核事故。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福
岛核泄漏事故,可能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安全及环保的需要,如今已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了核电站。但在碳排放成为关注热点的时候,核能又开始受到青睐——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促使国际知名环保人士挑战禁忌,他们认为,石油、煤等常规燃料对环境的威胁比核能更大,与其完全拒绝核能,不如思考如何解决核能的经济与安全等问题。
⑤火、水、核能都不是理想的发电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当科技精英仍在上下求索之时,我们还是只能使用“脏脑袋”的电。
(选自《人与自然》2011年第3期有删改).下列有关能源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力发电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发电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能量的损耗浪费严重。 |
B.水电作为真正的绿色能源,清洁无污染,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
C.核能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其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
D.太阳能和风能可算是理想的发电能源,但其发电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
.下面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 ——打比方,形 ![]() |
B.“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1公斤煤产生3度电。”——列数字,准确说明火力发电对煤等常规燃料的消耗大。 |
C.“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举例子,具体说明水力发电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
D.“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50多年的历史,但1959—1995年间,全球就发生了18次重大核事故。”——作比较、列数字,说明核能利用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一则新闻材料,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又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B.“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怪圈”的意思是我们从自然界摄取了过多的热量成为脂肪,成了负担,忙着“减负”,而我们还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能源。 |
C.“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这“哪一端”指的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
D.“脏脑袋”的电既指火力、水力发的电,也指核能发的电。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6题。
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
沈致远
汉字书法分篆隶楷行草,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书法家人数之众多,书法工具之精益求精,书法艺术之令人惊艳……举世无双!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本文从几何学角度发掘汉字之美。
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空任乌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先看一下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以字母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是一维的。以圆珠笔写英文字,弯弯曲曲犹如蛇行。英文书法精品是用鹅毛笔或沾水钢笔写出的,随用力轻重不同,笔迹宽度略有变化显示出空间韵律,比圆珠笔写出的笔迹更美,源出于宽度方向的附加自由度。但钢笔字宽度变化有限,犹如前例之蛇洞略放宽些而已,充其量也只能说具有一维半空间。
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美难以言语形容。
字如其人: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黄、米、蔡……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划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基础。
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书法讲究笔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
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颖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真卿楷书严正丰厚极富质感,柳公权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节选自《科学是大众的》).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空中飞鸟比原野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证明维度越多则自由度越大的道理。 |
B.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它的多维空间,来自众多书法家的瑰丽奇美的个性和风格。 |
C.毛笔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维度,是因为毛笔比其他书写工具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
D.颜柳书法力透纸背,能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应,体现了汉字书法的三维效果。 |
.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说的“三维”指的是什么?(2分)
(2)汉字书法为什么能创造出“三维”的效果?(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寓言: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艺术
杨洋
寓言是什么?说得通俗一点,寓言就是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作为一种很独特的文学样式,寓言具有双重结构:表面上讲一个故事,即“寓体”,但故事里往往寄托着特殊的意义,即“寓意”。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有文字记录的寓言出现在春秋末年,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期,不仅创作数量大,而且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在《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著作中,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邯郸学步”、“望洋兴叹”、“鹬蚌相争”、“揠苗助长”等。诸子百家、谋臣策士在阐述思想、说理论辩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说服力,往往会引述或编造一些寓言故事。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寓言对人类有启蒙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寓言创作也在发展,一直到元明清时期,寓言创作又形成了一个高峰,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寓言专集。我们从元朝刘基的《郁离子》,明朝冯梦龙的《笑府》,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人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优秀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特点非常鲜明。从内容上说,寓言的寓体大多为人物故事,也有拟人化的动植物故事。寓意大多是讽刺、劝喻或教训,如阐述哲学、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道理,讽刺不良的社会现象,宣传道德观念等。用故事来讲道理,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从艺术风格来看,其表现多样化,比喻、夸张、白描、说理和拟人最为常用。寓言故事与小说不同,不需要曲折的情节,也不需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它的语言简洁、朴素,笔调幽默、诙谐。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也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它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正如著名翻译家叶君健所说,一则寓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从童年到老年。
(节选自《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有删改).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寓言的双重结构表现为“寓体”“寓意”两个方面,即表面的故事和蕴含其中的意义。 |
B.神话和中国寓言一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 |
C.诸子百家和谋臣策士对人类的启蒙作了大量工作,他们利用寓言增强辩论的说服力。 |
D.战国和元明清是寓言发展的两个高峰期,《笑府》《聊斋志异》分别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
.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寓言作品的艺术风格,勾勒出这一古老文体的特点。 |
B.文章列举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说明战国时期的寓言创作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
C.文章将寓言和小说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寓言的笔调幽默诙谐,具有深刻反省力。 |
D.文章的结尾点明寓言的作用和价值,体现了作者对大众的深刻理解和真诚关怀。 |
阅读《平视》。回答20—23题(13分)
平视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视!
⑤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他的语气说道:“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小姑娘单纯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于是她很轻松地做到了平视。
⑥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发展不同才造成了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不平等待人的理由。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即使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仍然不可忘记平视。
⑦但做到平视并不容易,它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⑧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我们要平视,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面对自我,我们要平视,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选文有较大改动).(2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4分)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道理?
.(4分)怎样才能做到平视?
.(3分)文中作者所反对的“仰视”是有特定含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多用“仰视”来表示尊敬和仰慕,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我们不仰视……,我们仰视……”的句式写一个句子。
【示例】我们不仰视作威作福的权贵,我们仰视一心为民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