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所谓“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重在落实、贵在行动、少说多做。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
B.认识来自实践,实践才会形成认识
C.只有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改造世界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从今年9月起,北京市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由现在的6至8篇增加到22篇,要求学生诵读,体验其中的音韵美。此举能够引导学生:
①积淀国学底蕴,提升人文素养②弘扬民族精神,抵制外来文化
③固守传统文化,丰富国学内涵④感受古文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首套国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教材共4册,主要供高中一、二年级,学校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国学实实在在走进课堂,终于使国学经典从深宅大院走进社会大众。推进传统国学教育表明:
①传统国学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山东段成为我省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的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南起山东与江苏两省交界处的大王庙闸,北到德州德城区第三店,流经我省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16个县(市、区),全长643公里。仅2015年春节期间,大运河沿线各大景区共计接待本省游客38.85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75.89万元,同比上涨22.8%,,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②经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
③人们体味文化离不开特定的活动④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会免遭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