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减少水分的消耗,下列最适宜的储藏条件是
| A.高CO2浓度、低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
| B.低CO2浓度、高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
| C.低氧浓度、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
| D.完全无氧、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 mmol·L-1和400 mmol·L-1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 mmol·min-1。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
|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
| D.吸收M物质时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
人体内氢随化合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图中的水不是自由水 |
|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
|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
|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
艾滋病(AIDS)是由感染HIV(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HIV具氧气进有囊膜,囊膜是HIV从宿主细胞内出来时裹上的生物膜。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IV的囊膜基本结构与甲相似 |
| B.从结构上看,HIV和乙、丙都具有双层膜,这些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
| C.丁和HIV的组成物质完全相同 |
| D.HIV与乙、丙、丁含有相同的核酸 |
右图有关概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
| B.只有①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过程①才能进入细胞 |
| D.腌制蜜饯的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 |
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200~300 mol ATP,但人体细胞中ATP的总量只有约0.1 mol。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
| B.ATP只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
| 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ATP最多 |
|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