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刘禹锡的《秋风引①》一诗。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①引:古代的一种诗体。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送别之情 | B.思归之心 | C.喜悦之意 | D.愤怒之思 |
第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征?
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的“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海首座侠客像
陆游
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功名不遣斯人了,无奈和戎白面郎!
注释:这首题画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时诗人六十岁。“首座”即首座法师,“海”,法师之名。本诗题咏的是海法师所拥有的一帧侠客图。诗歌前两句,勾画了中原沦陷区的情状。诗句中最能反映中原沦陷的两个意象分别是和。
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放翁……以诗外之事,尽入诗中……”。说说这首诗的“诗外之事”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4分)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②。
【注释】①阴阴:浓阴。溪曲:弯弯曲曲的溪流。②趁:追逐。全诗通过描绘___ 、细雨翻萍、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三四两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简要赏析。(2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运用所学的鉴赏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甲】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乙】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请你将【甲】诗中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同样面对时光的流逝,两位诗人的情感态度大不相同,请你结合具体的诗句
分析一 下。
诗词鉴赏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传神,写活了诗歌的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