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
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等 |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
D.生态缸的建立除了需要外界环境提供阳光,还需要提供O2 等物质。 |
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
森林被砍伐殆尽,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
B.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
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属于较低等的生物 |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
某人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2mL(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放入37℃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 B.无色 | C.蓝色 | D.紫色 |
下列哪一项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
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自然界中都存在 |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