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
A.染色体变异 | B.随机交配 | C.自然选择 | D.基因突变 |
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l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的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 B.①③ | C.④⑤ | D.②⑤ |
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1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单位为mL)
A.17 | B.12 |
C.23 | D.18 |
下图是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B.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一致的 |
C.当温度为0℃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D.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
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
A.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
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
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
D.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