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结构1是 ,提取该结构上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结构表面积的2倍。
(2)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3)把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 。如果B图为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和[ ] 。([ ]内填序号, 上写名称)
(4)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只写名称),它是遗传物质 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5)与图中真核细胞相比,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的显著特点是: 。
(6)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和核酸或者仅由蛋白质构成,就病毒的结构推断病毒的生活方式为__________。
下图1表示美国J.Craig Venter研究所创造“人造生命”的过程,图2是山羊细胞(假设2N=4)的部分生命过程。请据图回答:
(1)山羊细胞与山羊支原体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2)图1中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3)“人造生命”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图2中若G细胞合成并分泌蛋白质需要哪些具膜细胞器协助。
(4)图2中C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为,含有条染色体,个
DNA,条染色单体,B细胞的子细胞是。
(5)F、G细胞在形态和细胞内的种类和数量上出现了稳定性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和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微弱表达,这说明。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请根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上图中图像(填字母)。
(2)能否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
(3)某些金属元素对细胞分裂有较大的影响。请设计实验探究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提示:细胞分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的比值)
材料用具:洋葱、1.0 g/L的Al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溶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
①将两组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培养皿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约38~48 h后洋葱萌生新根。
②在A培养皿中加入10毫升1.0 g/L的AlCl3溶液,B中加。
③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根尖若干,制成。
④观察A、B中各100个细胞,分别计算。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大于B。
结论: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②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和B相差不大。
结论: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③结果:。
结论:。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 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中5~8 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
清水培养时间(h) |
||||
质量分数(%) |
时间(h) |
0 |
12 |
24 |
36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中”的作用是。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质量分数为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6)下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
周期 |
G1 |
S |
G2 |
M |
合计 |
时长(h) |
10 |
7 |
3.5 |
1.5 |
22 |
(1)在图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C)。
(2)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3)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发出。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