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     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
1.大肠杆菌 2.发菜 3.酵母菌 4.蓝球藻 5.HIV
6.青霉菌 7.葡萄糖球菌 8.枯草杆菌 9.细菌 10.水绵
11.SARS病原体 12.胰岛素 13.精子
A.真核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原核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非细胞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触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指由接触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须卷成许多圈呈盘旋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观察到西番莲卷须的顶端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S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现象。他认为如此快速的运动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进行解释,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信号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
资料二:为探究向触性的原因,有科学家在卷须顶端均匀涂抹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结果发现,卷须卷成了许多圈呈盘旋状。
(1)向光性的原理是
(2)达尔文认为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解释向触性的理由是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向触性是否是靠电信号传递的,实验思路是
(3)分析资料二中的实验现象,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请针对向触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假说:

下面是某物质的结构简式:

(1)写出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

(2)该化合物为________肽化合物,所含氨基酸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代号)不同。请写出氨基酸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除了由于氨基酸的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多肽外,还有肽链的数量和盘曲折叠方式不同的因素。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酒精纯度越高则提取效果越好
B.检测蛋白质时,先加入CuSO4溶液,摇匀后再滴加NaOH溶液
C.用健那绿染色菠菜叶肉细胞,高倍镜下可以观察线粒体
D.小鼠的卵巢被用于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