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三幅图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图一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云南代表
图二 廖承志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
图三 拉萨各界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进一步健全法制,特别要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
------中新社
(1)根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取得的成就。(3分)
(2)材料二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建国初期关于“民治”的两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总理的工作报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特征,并指出其根本目的。(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春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打下澳洲、印度,打俄国等。
(1)请你联系上述材料,指出1940-1941年前后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请从中国两战场(各举两例)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形势,说明其变化原因。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磨难与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最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请回答:
(1)根据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概括指出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的重大危害和影响。
(2)扼要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以下是一幅2005年国际漫画大展作品,图上一位士兵一手持步枪,一手拖着一面国旗阔步前行,妄图把整个地球覆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无题 (土耳其)瓦伦丁(2005年)
(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内容?
(2)该漫画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该漫画反映的内容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4)根据此图阐述你对中美关系走向的看法。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过程加以叙述。
孙中山早在1921年的《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开发三峡、造福于民的设想。但是在旧中国始终未能实现。请根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状况,简要说明其不能实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