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1961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是21.8∶26.1∶52.1 ;1964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了( )
| 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 | B.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 |
| 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 D.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现象最早开始出现于
| A.商周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两宋时期 |
“商人”的称呼源自
| A.商朝人善于经商 |
| B.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 |
| C.“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
| D.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者的称呼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 B.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 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
| 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
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耜耕 | B.石器锄耕 | C.火耕 | D.铁犁牛耕 |
中国古代经济的显著特点是
| A.商品经济 | B.小农经济 | C.工业经济 | D.资本主义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