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外 |
| B.美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
|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回归“世界时间”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②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④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徽商的谦虚 |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
|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 D.徽商的虚伪 |
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
|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
| C.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的分别是
|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 |
|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 |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 B.庄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