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PM2.5监测指标,并强调解决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此后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在“实际心动”之后加上“成效”两字,表明了治污的决心。
材料二: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粒物,不足人头发丝的1/20.这些颗粒物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可随呼吸进入人的呼吸系统,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看了上述新闻后,一些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心系祖国:“PM2.5”首度写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政府决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郁闷YY:如今,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城市生活如此令人焦虑,又何谈幸福感呢?……
(1)请你结合“郁闷YY”的郁闷,分析国家解决PM2.5污染问题的必要性。
(2)国家应怎样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PM2.5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3)为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倡导开展“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活动。作为青少年,请就此发一条微博谈谈你的做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汕头市某校九年(1)班在开展“保护母亲河”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包括你在内的时事报道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报刊、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
背景材料一:2012年3月22日,广东省环保厅公布的《2011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指出广东省境内的江河中,粤东诸河水质较差,三成为重度污染的劣Ⅴ类。潮汕平原三大母亲河中,“韩江的水质还行,榕江一些河段也很差,练江则完全废了。”中山大学教授彭少麟对家乡河流污染痛心疾首……
背景材料二:练江是粤东河流被污染的“典型”,谁也没有想到,这条粤东百姓的“母亲河”,短短十几年间已变成一条不忍卒目的黑江。谁在荼毒母亲河?《羊城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由于自然原因,练江源头已经断源;练江普宁段干流总长29.8公里,河域内人口达到175万,是全省人口平均密度的6倍,汕头潮南区、潮阳区练江流域人口超过200万,每天大量的生活废水几乎都直接排入练江;沿练江而上,两岸工厂鳞次栉比。事实上,从上游的普宁到下游的潮南、潮阳,几乎沿岸每个市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这些产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却对环境破坏巨大,海门湾练江出海口附近海域为中度污染,2010年练江径流携带入海的化学需氧量、油类、重金属和珅等的主要污染物的总量约为9.4万吨;据省有关部门估计,整理好练江要花2000亿元,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练江流域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从1997年,广东省及练江流域的当地政府,都曾提出多个整治练江的规划和目标,无一如期实现……
(1)【探究分析】
时事探究小组所获得的信息反映粤东地区在发展中面临哪方面的严峻形势?请结合练江调查情况,谈谈出现这一严峻形势的原因有哪些?
(2)【献计献策】
从政府的层面上谈谈我们怎样才能如期实现整治练江的目标?
(3)【感悟践行】
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作为潮汕子民,我们青少年能为保护母亲河做点什么?(3分)

材料一:岭南文化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经过群众推荐、专家评选、媒体公示,首届“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揭晓,分别是: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和六祖慧能。这些文化名片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广东历史、人文地理、文化精华和民俗风情,折射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成为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
材料二:2011年6月1日,元代传世名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成画660多年后,被分开360多年后,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圆了无数人的梦想。《亚洲周刊》刊文说,此画不仅再现了黄公望画作的风格,也接上了历史的记忆和两岸悲欢离合六十多年的文化裂口。
材料三:第17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某校学习小组以“读书”为主题,在某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社区90%的居民认为由于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没时间读书;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仅为18.78分钟。该社区85%的居民用于个人读书的花费远低于个人娱乐休闲或请客吃喝的花费。
(1)这次评选产生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集中表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
(2)《富春山居图》在台湾合璧展出说明了什么道理?
(3)针对材料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请你向该社区居民提出两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如今,“学雷锋”正慢慢远离人们的视线,但雷锋精神却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那就是志愿者。
材料二:从我们身边的社区帮扶、环境保护,到近几年的雪灾、地震、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志愿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在志愿者的感召下,你曾经做过或打算去做哪些志愿服务活动?(至少列举两项有实际意义的活动)你觉得做志愿服务活动有什么好处?
(2)在现实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向志愿者学习,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2010年,上海,志愿者的笑脸将飞扬在城市每个角落: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有7万园区志愿者;1000个城市服务站点,配备10万个站点志愿者;6600平方公里的城市,活跃着100万以上城市文明志愿者。志愿行动,让志愿者经历了一次次文明洗礼,也将文明友善的精神,传递感染了他人。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离不开城市精神。志愿者,在2010世博会上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品格做出了注解。参与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奉献社会的重要方式。
(1)市民争做志愿者表明了什么?4分
(2)争当世博会志愿者的意义或原因是什么?4分
(3)你认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志愿者?6分
(4)假如你要报名成为一名世博会志愿者,你应该做好什么准备?6分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专题学习中,某市一初级中学九年级⑴班的10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走访等方法,对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校园中节能减排的现象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一:他们从网上搜集到下列材料:
翻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引人瞩目的是“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明确指出节能减排的目标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尽管困难重重,却阻挡不了我国走绿色和谐之路。
调查情况二: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洗手间里,周围无人,水龙头的水还在滴滴答答地流着;教室里,阳光明媚,所有的灯还大开着;办公室里,空无一人,空调还吹着凉凉的风……
⑴调查情况一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和基本国策是什么?
⑵请你简要说明我国坚持走绿色和谐之路的理由。
⑶根据调查情况二,就水电资源的节约,为中学生设计几个行动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