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一瓶氯化锌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氯化锌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
(2)写出氯化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3)标出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写出右图标签的横线上氯化锌的化学式

201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是C2H6O,试计算:
(1)二甲醚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92g二甲醚中含氧元素克。

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A B CDE F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
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 g
3)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出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Ⅲ:
【实验验证】(每种方法只限用一次)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证明猜想_________错误.
实验二:取少量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Ⅱ正确.

如图所示是氨气分子示意图。试回答:

1)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个氨分子是由构成;
2)从宏观角度分析:氨气是由组成;
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
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_________。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3)下列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