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用途 |
性质 |
A |
洗涤剂 |
清洗油污 |
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
B |
一氧化碳 |
作燃料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
C |
二氧化碳 |
做气体肥料 |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 |
D |
氮气 |
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 B.干冰升华 | C.玻璃破碎 | D.空气液化 |
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x轴含义 |
y轴含义 |
坐标图 |
① |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
硫酸铜溶液质量 |
单质铜 的质量 |
![]() |
②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稀盐酸质量 |
所得溶液 中水的质量 |
|
③ |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
加入氯化钠质量 |
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
|
④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加热时间 |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右图所示。若在试剂瓶中放入某种物质,先滴加滴管1中液体后,小气球变鼓,再滴加滴管2中液体后,小气球又变瘪。下列与所描述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试剂瓶中的物质 |
滴管中的物质 |
||
滴管1 |
滴管2 |
||
A |
冰 |
水 |
稀硫酸 |
B |
稀盐酸 |
碳酸氢钠溶液 |
浓硫酸 |
C |
生石灰 |
水 |
稀盐酸 |
D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稀盐酸 |
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
B.用MnO2来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C.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
D.用砂纸打磨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有关金属钠、镁在氯气(Cl2)和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2Na +Cl22NaCl ②2Mg+CO2
2MgO+C 由此获得的认识中,说法错误的
A.②属于置换反应 |
B.①②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