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___。
(2)物质C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叫做 。已知G含有由504个C组成的四条链,则C相互结合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 ;常用 试剂鉴定G。
(3)人体中,单体D的种类有________种;H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用______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显微镜下的细胞核呈_____色。
(4)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________;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结构的多样性;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由图中的____ 和___ 构成。(此题填字母代号)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连续观察(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图中三次观察的目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序号表示)。
①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起始的状态;②观察质壁分离现象;③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2)视野中能被观察到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能否观察到染色体?_________。
(3)以下A、B、C、D四图所示实验中,其实验原理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原理差异最大的是________。
(4)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第二步:在每组的a试管中加入等量叶圆片和少量亚甲基蓝晶粒(对溶液浓度影响可忽略不计),并定时摇晃;
第三步:从每组a中吸取1小滴蓝色液体,小心放入对应b试管的溶液中部,观察蓝色液滴沉浮情况并记录。
实验示意图如下:
说明:若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a1、b1 |
a2、b2 |
a3、b3 |
a4、b4 |
a5、b5 |
a6、b6 |
蔗糖溶液浓度 |
0.0125M |
0.025M |
0.05M |
0.1M |
0.2M |
0.4M |
液滴沉浮情况 |
下沉 |
微下沉 |
均匀扩散 |
微上浮 |
上浮 |
明显上浮 |
①本实验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___________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
②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
③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在第三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
④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则实验应该设置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体外受精技术培育试管动物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精子的顶体内含有能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
(2)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提供的气体以维持。
(3)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被移植的胚胎之所以能存活是因为受体对。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利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胚胎移植前通过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 选择培
养→→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的菌落。
(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
(3)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来检验。
(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是。(要求写两点)
201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下图1表示突触结构,图2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突触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已知某种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兴奋,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无影响,则导致兴奋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___的结合,此现象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2)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由图2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______(激素)的含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