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
| C.若检测培育的抗虫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应的病菌侵染棉花植株 |
|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
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A.浆细胞 | B.过敏反应 | C.记忆淋巴细胞 | D.免疫反应 |
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 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
| C.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
|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
|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
|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
|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
|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