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甘蔗、支原体、草履虫等生物都具有的糖是( )
A.纤维素 | B.淀粉 | C.糖原 | D.核糖 |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是()
A.若探究pH值对H2O2酶活性影响,则pH值是自变量,H2O2分解速率是无关变量 |
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新鲜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 |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应将淀粉与淀粉酶两溶液混合后再调控温度 |
D.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ATP,保证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同一物质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为死细胞 |
B.显微镜下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
C.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
D.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方法是利用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
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能通过方式a运输 |
B.与方式b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b的转运速率有影响 |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推测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 | B.DNA | C.糖蛋白 | D.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