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一种单细胞生物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核控制细胞有丝分裂 |
B.细胞核控制生物的性状 |
C.细胞核的重要作用与细胞质没有关系 |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细胞核内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DNA分子,这两个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
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 |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 |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 |
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C.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 |
D.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一条性染色体 |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前者与后者不同,前者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
B.后者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前者没有 |
C.前者仅有等位基因的分离,后者还有基因的自由组合 |
D.分裂时前者DNA平均分配,而后者DNA为随机分配 |
某同学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先用低倍镜找出各时期的细胞 |
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
C.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 |
D.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