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神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仅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三种血细胞 |
B.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C.神经细胞的形成除受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细胞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 |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
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女性(不患线粒体肌病)与一个色觉正常但患线粒体肌病的男性婚配,你认为这对夫妇所生子女的发病风险率及防治对策中科学合理的是
A.线粒体肌病属细胞质遗传,所生子女都患线粒体肌病,因而他们不宜生育后代 |
B.所生子女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4,且两病兼患者都为男性 |
C.所生子女中女儿患病概率为0,儿子患病率为1/2,因而建议他们生育女儿 |
D.如果妻子已怀孕,需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如果已知是男性,还需进行基因检测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
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
(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
右图为同一地区甲、乙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0~t1乙种群的生物量大于甲种群 |
B.t1~t2甲、乙曲线峰值代表种群K值 |
C.t2~t3乙种群数量主要受内源性因素调节 |
D.t3~t4甲种群呈逻辑斯蒂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