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
| 试管号 |
Ⅰ |
Ⅱ |
Ⅲ |
IV |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
| B.香蕉在无02、干燥、零度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
|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
| D.等量的酵母菌,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发酵。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两者释放的 CO2与消耗的0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 |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A.装置1中液滴左移 ,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
| B.装置1中液滴左移 ,装置2中液滴右移 |
| C.装置1中液滴不动 ,装置2中液滴右移 |
| D.装置1中液滴右移 ,装置2中液滴左移 |
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
|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5、2,图中的其余的细胞器都应该具有。 |
|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
|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核DNA→核DNA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RNA→DNA ⑤染色质→染色体⑥[H]+O2→H2O ⑦H2O→[H]+O2
|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 | C.③⑤⑥ | D.②③⑥ |
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HA、HB、HC三个品系进行了实验。下表为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B品系光合速率最高
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
C.20℃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
D.实验温度对三个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影响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