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 )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
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
C.形成配子时,细胞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 |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
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
B.图中F点和J点酶的活性都很低,酶的结构可能都遭到一定的破坏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将处于G点条件下的该酶溶液调整到H点条件下,酶活性显著升高
质量分数为0.9%的KCl溶液与人的血浆等渗,但将红细胞置入其中会破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KCl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 |
B.K+能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膨胀破裂 |
C.KCl能使红细胞中蛋白质变性,导致红细胞破裂 |
D.红细胞在KCl溶液中发生渗透失水,导致破裂 |
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 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为肾小管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
B.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组织液 |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方式既需要载体,又需要消耗ATP |
D.若原尿中葡萄糖未被完全重吸收,尿量将会增加,原因是葡萄糖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 |
关于动物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内的DNA复制会产生水 | B.合成的脂质都运到细胞膜或细胞外 |
C.合成的蛋白质有的进入细胞核内 | D.合成的多糖可用于细胞膜的更新 |
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的物镜距离玻片标本近,甲的物镜距离玻片标本远 |
B.若在甲看到模糊的物像,转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
C.若玻片标本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
D.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