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图3所示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 |
B.图2特定受体蛋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说明细胞间可进行信息交流 |
C.从图1、图3所示的生理过程可知,伴随H+的运输有ATP生成 |
D.图1~3中生物膜功能不同,主要因为生物膜上蛋白质种类不同 |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2红∶1蓝 | B.2紫∶1红 | C.2红∶1紫 | D.3紫∶1蓝 |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
B.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_B_中2/9 |
C.图1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4的原因之一 |
D.①②③④⑤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
A.①②④⑤⑥ | B.①③⑤⑥ | C.①③④⑤ | D.①③④⑥ |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l:1 |
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 | 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
C.雌雄配子的分离 | 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