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包含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丰富体验。例如,“旦”,甲骨文写作 “”。《说文》解释说“旦,明也”,意为早晨日出。后引申为早晨,成语 甲 中的“旦”即为此意。“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旦”是“明亮”之意,复旦大学取此意来命名。旦则光明可见,古人对天明誓,表示光明磊落、诚实可信,例如,“ 乙 ,不思其反。”古人还用“旦”来表示时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春节”。1912年1月1日,民国采用公元纪年,才有了现代的元旦——公历1月1日。
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是 和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旦”的含义与甲处成语中“旦”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C.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D.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
下列与选段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
B.《说文》是《说文解字》的简称,由东汉的许慎编著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
C.古人归纳出的六种汉字构成方式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D.“旦”指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朔日,与朔日相对的月末称晦日,而每月十五则称望日。 |
下列诗句中,与古代“元旦”无关的诗句是
A.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B.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C.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有一天晚上将近11点,某大学一位副校长还在教室上课,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及网民中引发争议。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请你选择事件一方的行为进行简要评论,并为他拟写一句在当时的情境下得体的话。
答:简评:;
得体的话:。
阅读下面的材料,就是否应该禁止青少年看电视娱乐节目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71%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专家提醒,青少年过度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不仅对其自身有害,还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由深刻变浅薄,影响国际未来发展。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材料一河南安阳的“曹操墓”刚刚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四川的彭山县莲花坝村村民又开始联名上书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请求对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和挖掘,期望能确认该墓是“刘备墓”。这无疑又是一颗“社会新闻”类的重磅炸弹。尽管所谓彭山“刘备墓”目前存在的疑问很大,但这并不影响一些人憧憬的经济“前景”:慕名而来的游客,规划的景区,红火的“农家乐”……地下的坟茔,分明已演变成很多人眼中的“金矿”。
材料二“考古界不会主动去找刘备墓、孙权墓,希望大家不要把‘考古’和‘挖宝’混淆起来。”面对愈演愈烈的“皇坟热”,一名考古专家痛心地表示。他说,搞考古的人都反对挖墓,现在很多古墓的发掘是因为基建或者被盗而进行的抢救性挖掘。
请为这幅漫画配文。
要求:①揭示漫画寓意;②表达准确生动;③字数不超过2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我”的经验。(不超过20个字)
想得清楚,就说得清楚。说得清楚,就写得明白。这样说对吗?
对是对,但是不全面。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想不清楚,我努力去说,一说再说,就想清楚了。同样,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说不清楚,我仍努力去写,一写再写,就说清楚了。
我的经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