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  】内。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闻邻船吹笛
杨 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分:料,料想。
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
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蒋捷①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词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宜兴竹山。
(1)请对上阕前两句描写的意象作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词,概括作者“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1)“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2)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


(3)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

]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泊江州
陶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
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释: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1)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简析最后一联诗人如何表达情感。

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元) 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23.中国古代文学中对“月儿”有多种不同的称代,此曲中“广寒宫”“姮娥”以外,还有也是指称月亮。曲中的“白雪”称代
24.指出这首元曲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品的思想感情。(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