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时期的古诗, 完成后面题目。
答柳恽 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柳恽的赠答之作,柳恽要远行之前写了《赠吴均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③原陆:高原和平陆。
诗歌第四句中的“扫”和第五句的“侵”都极具表现力,请赏析这两个词语的妙处。
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C.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E.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 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下面是今人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

(1)选择一个角度(如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对新诗加以简评。

(2)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诗刊编辑部写封信,推荐这首诗。(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气,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汇总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附: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 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