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探索世界本质、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的主要成就。(5 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目标。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 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知识,回答如何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发展事关经济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材料一: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下表是‘2014年小微企业相关情况占全国比例的数据:
注: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新增小微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材料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大量新创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缺人才、用工难,缺资金、融资难,税费高、负担重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和突出困难。并且,国务院虽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意见,但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够,造成政策措施不能很好落实。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说明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分析各级政府应如何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