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梦”是“美丽中国梦”。
材料一:“霾”伏杭城、重“霾”锁京冀……频频见诸报端。煤炭、钢铁、水泥等工业的发展,城市汽车尾气导致的污染,餐饮排放等使得我国大面积地区PM2.5(指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严重超标,形成雾霾天气灾害。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保领域的资金投放,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
(1)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
材料二:“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天堂杭州好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杭州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杭州。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
材料三:“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杭州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既发展经济更保护绿水青山,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也让游客体味农村的古朴风情。
(3)结合材料三,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各代表团将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认真进行修改,全国人大将会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2009年2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美国国会参议院首轮投票中,遭到共和党议员的无情抵抗,该计划方案最终因未达到规定票数而无法通过,奥巴马“新政”初遭冷遇。2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修改后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回答:
(l)上述材料各自体现了什么样的权力运行方式? (2分)
(2)谈谈你对这两种不同的权力运行方式的认识。

材料一 某市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表

向家长隐瞒上网情况的学生占上网学生的比例
患网络成瘾症的中学生占中学生的比例
受网络暴力、色情文化影响诱发的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54%
14.8%
57%


(1)依据调查信息,有的同学认为,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应予以取缔。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二 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和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要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2)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一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一国在工业化初期,都是农业支持工业。但工业化发
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该以工补农,以增强发展持续性.30年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农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8年12月8日至lO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要重视维护农民的权益.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民权益的理由(8分)

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党和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出一系列具有特色、参与性强的创建活动,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北京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成为2008年奥运经济文化特色。如今“云门舞集”“表演工作坊”“汉唐乐府”等,都已成北京文化精英熟悉的符号。文化为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北京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文化经济舞台,吸引了物流、信息流,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