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储蓄罐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这么一只储蓄罐,一直没有钱投进,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就可能成了贵重的古董。这给我们的价值观启示是( )
①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
②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
③事物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是多样的
④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固有属性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9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扬,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下列拉动房价不断上升的供求因素是()
①土地、建筑材料等成本上升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上升
③国家对个人购房的鼓励性政策④房产建设标准高、面积大、质量好 ⑤人们“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假如在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
| A.2件上衣 | B.4件上衣 |
| C.8件上衣 | D.16件上衣 |
在集贸市场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的最后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 A.取决于市场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
| 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
| 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 |
| 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 |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
|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
|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回答“必不得已而去”时,最后保留了“民信之矣”。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
| A.软实力即精神力是综合国力中重要的部分 |
| B.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提高综合国力 |
| C.政府都是得到百姓信任的 |
| D.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