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前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1946年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如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作:“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大运河是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大运河从南到北分为四段,请指出材料一图片中C段的名称。
(3)材料二中皮日休诗歌中的“禹”的最大功绩是什么?为什么皮日休会说“共禹论功不较多”?

如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当时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玄奘和鉴真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克服重重的困难,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优秀品质?
(3)玄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一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4)玄奘和鉴真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上所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这对你有何启示?

北宋前期,一位家住泉州的商人到都城东京做生意的时候,用“交子”购买了当地特有的占城稻种准备带回福建试种。
以上情景中有两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终完成于北宋时期。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都护府,加以管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