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中谈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其哲学寓意是(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C.获得正确的认识,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
D.认识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久的大计,也是当前的大事。为此企业应该()
①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商品质量②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③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盈利的最大化④加强科技开发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为应对外需锐减,拉动出口,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提高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率②提高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
③促进人民币升值④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汶川地震初期,国家 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以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当救灾行动告一段落后,国家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灾后重建,以实现灾区人们安居乐业。这说明
A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C 我国贯彻落实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 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
“十个结合“是我们党30年认识的成果,但不是认识的终结。其哲学依据有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②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待不断完善④我国的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那就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