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一词也可以称为“中世纪”,我们所说的西方的“中世纪”就是从此而来,下列哪一句谚语最能反映“中古”西欧社会的状况( )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 B.民主共和时代 |
| C.民主科学时代 | D.社会主义时代 |
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 C.甲午中日战争中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