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这个人最可能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这一观点认为新思潮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古代道德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原属曾国藩部下,其思想颇受曾国藩赏识并被多次向朝廷推举,后成为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这反映出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D.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

据美国驻沪总领事佑尼的《中国纺织缫丝情形》报告,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的“华商纺织厂,终年日夜工作,而获利颇厚”,“各厂所用印度棉纱,计进口十八万包,合价银十兆两(一千万两)”。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上海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进口洋纱

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外交官参加会审;纯粹华人案件,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与此相关的是西方人在华的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下面是明朝末年和清代中晚期江南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扇形图。据此判断,从明末至清中晚期这一时段该地区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有所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