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的过程中,在图书馆查阅了以下资料:①《西安事变》 ②《八路军和新四军》③《国共合作宣言》。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国民大革命 | B.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
C.日军全面侵华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1937年 |
16% |
4.4% |
7.3% |
1942年 |
58% |
78% |
49% |
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 B.抗日根据地扩大 | C.国际援助的增多 | D.民营工业的发展 |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在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开了诸多冲突。下列不属于此类冲突的是
A.宋教仁案 | B.二次革命 | C.清帝退位 | D.护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