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
|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
俺答汗主动与明朝言和修好,并接受明朝的册封。这()
| A.体现了当时边地与内地经济的依赖关系 |
| B.表明俺答汗企图利用明朝牵制瓦刺 |
| C.表明他希望促进双方人民的交流 |
| D.反映了明朝疆域的进一步扩大 |
下图是长江流域出土的契丹族特有的器物之一——《淡绿釉皮囊壶》。通过这一文物,我们能够得到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宋辽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替不断 |
| B.宋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 |
| C.宋辽之间的关系战和均占据重要地位 |
| D.宋辽之间文化交流仅限于制瓷技术方面 |
下图是《东汉胡汉交战图画像石拓片》,造成图片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利益 | B.民族歧视 | C.民族压迫 | D.民族隔阂 |
右图是《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的青铜短剑》,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①我国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是在战国时期
②春秋时期,我国周边少数民族普遍进入青铜时代
③春秋时期,我国青铜冶炼达到很高水平
④春秋时期,民族融合和民族交流有了较大的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北宋时,商人经常将南方的粮食、茶叶长途贩运到北方的辽和西夏,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 A.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 B.缓和了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 |
| C.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 | D.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