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A.余粮收集制 | B.企业国有制 |
| C.粮食税 | D.劳动义务制 |
与近代相比,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
| C.最终实现自由贸易政策 |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这一现象说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 B.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 |
| C.国际贸易实现自由化 | D.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
1970年,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也随之提高。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企业取得独立自主地位 | B.“加速发展战略”的实施 |
| C.“新经济体制”广泛推行 | D.斯大林体制最终被废弃 |
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 |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
| C.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导致生活物资的短缺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 D.进行工业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