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
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叙述 |
历史时期 |
A |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
古代希腊 |
B |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
文艺复兴 |
C |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
宗教改革 |
D |
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 |
启蒙运动 |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说:“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自由平等 | B.追求现世幸福 | C.反对禁欲主义 | D.反对等级观念 |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动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