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表经济数据的分析解读,正确的是( )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糖料产量 |
| 1957 |
19505 |
164.0 |
419.6 |
1189.3 |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 |
985.5 |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A.中共“八字方针”的出台立即收到了明显效果
B.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
C.浮夸风、“共产风”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 A.开辟新航路 | B.开展工业革命 |
| C.改进交通工具 | D.殖民扩张与掠夺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突破 |
|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
| C.“否定或摧残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
| D.造成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
|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
|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
| 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
| B.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等名窑 |
| C.唐朝有唐三彩,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清代有珐琅彩 |
| D.在欧亚非地区都曾有中国古代的瓷器出土 |
《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下列内容中不可能出自该书的是
| A.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 B.人们烧出成熟的青瓷 |
| C.丝绸之路开辟 | D.城市功能以政治和军事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