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 B.“慕尼黑阴谋” |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
1524年,有人说西班牙已“位于世界的中央”。这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属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区 | B.发展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 |
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D.继英国以后掌握世界霸权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主恣意采购各种贵重商品 | B.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贬值 |
C.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 D.欧洲市场充斥世界各地的商品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