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意识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它没有见证的是()

A.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
B.1853年太平天国前期的辉煌
C.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
D.1949年的秋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1945年,有人对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若要给它加一横批,下列选项中较为合适的是()

A.世界名城 B.抗战胜利
C.美苏争锋 D.博采众长

翻阅《中国近代史》,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这段文字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