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 B.法国的共和制 |
| C.美国的两党制 | 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
| C.实行市场经济 |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
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
|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
| C.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
|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对抗日战争和上述立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
| B.立法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 C.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点 |
| D.立法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
《时代》从1923年开始创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而且以人物为中心。1936年1月24日出版了以“中国在哪里?”为小标题来叙述封面人物之一的蒋介石。以下对“中国在哪里?”的回答,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中国在内战中 | B.中国在建设中 |
| C.中国在“解冻”中 | D.中国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战争中 |
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 A.面粉业 | B.航运业 | C.机器制造业 | D.矿山开采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