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快,1830年仅有10亿人,1930年增加到20亿人,1975年为40亿人,1987年50亿人,1999年达到60多亿。目前仍以每年7800万人的速度增加。
材料二:世界耕地总面积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0,但由于水蚀、风蚀、沙漠侵蚀、工业交通建设用地、住房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仅中国每年就减少70万公顷左右。
(1)上述材料揭示了世界共同关心的两大问题,一是              问题;二是            问题。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是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在             少,难利用土地多,         资源不足。
(3)针对这种现象,中国政府提出了两条基本国策: 一是针对人口的国策:            ;二是针对土地资源的国策:            
(4)我国不但耕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很大一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缺水问题,特别是                     缺水严重。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受此季风影响的时期内,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东南季风,来自洋,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来自洋,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冬季吹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西北季风,降水不足全年的10%。因此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如果过快会造成,如夏季风和雨带推进过缓易导致
(3)习惯上,以-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昆明夏季的盛行风向是
(4)受图示季风强弱影响,我国容易发生的灾害是洪涝和

读 “中国地形分布空白图”回答:

(1)从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低,呈状分布。
岭、山、山、和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3)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山脉:E,G
高原: C.,H
盆地:A.,D

读下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峰,注入海,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2)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气候,图中上海夏季盛行风向是(西北、东南),该风来源于洋。

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奔流入海,沟通了交通,方便了沿海与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我国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级阶梯;山东位于第级阶梯上。

读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字母表示的河流或海域:
AB
(2)字母表示的河流:
CD
(3)字母表示的山脉:
EFG
(4)数码表示的地形区:
高原 ②盆地 ③平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