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究: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
现象: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是 季风气候;②是 季风气候;③是 季风气候。
小结: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分布
结合图例观察:北纬30º-60°的大陆西岸为 气候和 气候;而北纬30º-60°的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北纬30º-60°的大陆内部为 气候。
小结: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是 因素。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
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比东部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很多,气象工作者在右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处的气温约是 ℃;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 。
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 和 等。
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在方框中填注五带的名称。
( 2)在( )中填注五带分界线的名称。
(3)地球五带中(填写名称):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带,全部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带 与 。
“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 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3)一年中,赤壁市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月日。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3、4、5月为北半球的____季,9、10、11月为南半球的季。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B.;C.。
(2)从东西半球看:B半球;C半球。
“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问题。(9%)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B.。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3)一年中,黑龙江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月日。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3、4、5月为北半球的____季,9、10、11月为南半球的 _季。
读图,回答问题。(5%)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B;C。
(2)从东西半球看:B半球;C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