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Ⅱ |
A |
KSCN溶液可检验Fe3+ |
待测液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变为血红色,证明待测液含Fe3+ |
B |
SO2具有还原性 |
SO2通入Ba(NO3)2溶液可见白色沉淀生成 |
C |
NO2和溴蒸气都呈红棕色 |
用水可鉴别NO2和溴蒸气 |
D |
反应物比例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 |
Na与O2反应可能生成Na2O,也可能生成Na2O2 |
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 |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
C.将过量二氧化硫通入稀氨水中:![]() |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
以下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
B.图表示某反应能量的变化与生成物状态无关 |
C.图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D.图表明化学反应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Z的质子数之和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原子序数比Z的大9 |
B.Y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与水反应得到酸 |
C.W的单质能与Z的一种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两种强酸 |
D.Z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铁粉反应,将铁粉氧化为+3价 |
下述四个反应中,酸所体现的性质与其他三者明显不同的是
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
B.浓硫酸与铜片加热 |
C.浓硝酸与铜反应 |
D.稀硝酸与铜反应 |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每转移1.5mol电子,有1.125mol Fe2+被氧化 |
B.x=2 |
C.Fe2+、S2O32-都是还原剂 |
D.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电子2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