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选项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二者有因果关系的是
|
陈述I |
陈述II |
A |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
B |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
C |
Cl2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布条不褪色 |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的强 |
D |
稀、浓HNO3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为NO和NO2 |
稀HNO3氧化性比浓HNO3强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mL 0.1mol·L-1的稀硫酸中含有H+个数为0.1NA |
B.1mol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
C.27g金属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
D.常温常压下,11.2 L NO2 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 NA |
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 B.浓硫酸与铜片反应 |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 D.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
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
C.用品红溶液 | D.根据有无毒性 |
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 | B.化合物、电解质 |
C.溶液、胶体 | D.溶液、分散系 |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
B.XZ2、M2Z2、W2Z2均为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的可以导电 |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