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选项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二者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陈述I |
陈述II |
| A |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
| B |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
| C |
Cl2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布条不褪色 |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的强 |
| D |
稀、浓HNO3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为NO和NO2 |
稀HNO3氧化性比浓HNO3强 |
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判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 B.NaOH | C.BaCl2 | D.FeSO4 |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颜色则由蓝色变为深黄色,经分析证明白色沉淀是碘化亚铜。则能正确表示这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Cu2++3I-====CuI↓+I2 | B.Cu2++2I-====Cu++I2 |
| C.2Cu2++2I-====2Cu++I2 | D.2Cu2++4I-====2CuI↓+I2 |
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
| A.2-甲基-2-丁烯 | B.3-甲基-1-丁炔 |
| C.2-甲基-2-丁炔 | D.2-甲基-1,3-丁二烯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pH =5的CH3COOH溶液>pH =5的盐酸 |
| B.微粒半径:Fe(OH)3胶粒>K+>C1->Na+ |
| C.等温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2CO3>苯酚钠>NaHCO3 |
| D.氢化物的沸点:H2Se>H2S>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