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产生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 A.毛泽东思想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C.邓小平理论 | D.科学发展观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
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
“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④ |
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 A.是自相矛盾的 |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
|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
新文化运动中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这主要是由于
| 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的基础 | 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 |
|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 D.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 A.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 | 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进展 |
| C.京师大学堂已经开设哪些科目 | D.同盟国会员在日本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