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里认为:“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这里“真正起始”指的是( )
A.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 |
B.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C.法国通过了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体制 |
D.1871年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定为联邦制国家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
B.清末新政时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 B.《海国图志》 |
C.《天演论》 | D.《资政新篇》 |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
1885~1919年 |
1920~1944年 |
1945~1964年 |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
30年 |
16年 |
9年 |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
7年 |
8年 |
5年 |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