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沿线文化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2013年制定的《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一带三极六段十六节点”的旅游空间结构。“一带”指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带;“三极”是北京-皇城都市旅游增长极、杭州-江南水乡旅游增长极、扬州-运河都会旅游增长极;“六段”是吴越文化旅游区段、淮扬文化旅游区段等;“十六节点”指通州、天津、淮安等城市。并提出了“十大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成功地将旅游发展、文物保护、古城保护与利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生态廊道建设等有机结合,打造世界级运河旅游产品,培育运河旅游品牌。
材料二:京杭运河沿线示意图。
(1)大运河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______、_______等作用。江苏除大运河外,还有________等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京杭大运河旅游线游览价值高的原因______。
(3)请你对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________。
下图是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图中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以及委内瑞拉的东部和中部等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1)马拉开波湖虽然与加勒比海连通,但是湖水却是淡的,试分析原因。
(2)虽然奥里诺科河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对水能的开发却很少,试分析原因。
(3)经过半个多世纪破坏性的开采,委内瑞拉部分油田逐渐枯竭,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尊重自然、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1)~(3)小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3分)
(2)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
(3)A、B所在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该地区建设的巨大生态工程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阅读图文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Ⅰ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图Ⅱ 为我国云南省河流、矿产、铁路分布图
(1)分析图Ⅰ所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推断图Ⅰ所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并简述图Ⅱ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
(3)举例说出两图所示地区相同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内力作用及其表现)
读下列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图,回答问题。
(1) 试推测本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分析东部地区农业部门形成的自然原因。
(2) 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
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
(1)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2)能源和资源不足是沪宁杭工业区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